院系设置
物道无止境    电理有至善
——邢台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是邢台学院中一个以工科为主、理工融合的二级学院,已有40多年办学历史,走过了从中师到专科再到本科的办学历程。目前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密契合学校师范类和应用型两大办学体系,不断优化新师范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百年学府“纯德实学”的校训,践行“乐学善思,求真尚行”的校风,培养“有道德、懂理论、能动手、会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和初中物理骨干教师,为把邢台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支撑。
学院设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材料物理和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000余名。目前有教职工47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正高级和高级政工师各1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学位教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邢台市市管优秀专家2人,邢台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拥有邢台市机器人智能检测与分拣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邢台学院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和邢台学院工业化研究所3个研发平台,与中国联通邢台分公司合作创建了“5G创新联合学院”。
学院建有实验中心1个,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价值2534万元。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室、智控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等43个;建有磁性材料与磁输运、光纤传感与通信科研实验室2个;科普天文台1个;设资料室1个,收藏专业书籍10000余册。
物理学专业是我校首批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属师范类。该专业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积极进行新师范建设,明确了符合师范认证要求的“3-24育人方针”,在“放眼全体 着眼个体 关注问题 精准施教 确保达成 打造特色”的总体思路下,通过“培师德 育情怀 研物理 赛教技 比班管 学育人 习反思 练沟通”的育人途径,实现“师德高 情怀深 知识精 技能熟 懂班管 会育人 常反思 善沟通” 的培养要求。构建了“四年一贯制、一学期一竞赛”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先进教学技能训练平台和20多个实习基地长达18周的教育实习,实现了毕业生与中学教师的无缝对接。部分学生还可以通过考研深造或者参加各种招聘考试获得更加适合个性发展的就业机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是属于电子信息学科下的一个专业群。这两个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主动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依托微波技术与天线、现代交换技术、全网融合通信系统平台、光传输和光接入系统平台、软件无线电创新平台、光纤传感与通信科研平台等专业设施,瞄准中国制造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聘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采用企业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方式,毕业生可到电子信息类企业、高校、通信、公安、铁路、交通等行业从事系统设计、研发及维护工作。
自动化专业是学校一流建设专业,是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排头兵。该专业以“实践育人、强化技能”为特色,注重单片机技术、DSP技术、PLC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工业控制核心技术的教学与研究。该专业四年一贯,狠抓实践与技能,在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大赛、校企联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装备制造、物流仓储等行业输送了大量智控创新人才。
材料物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授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做到了科研与教学互动相长,配有场发射扫描电镜、磁控溅射沉积系统、热分析仪等精密设备,企业专家进学校,教师学生进企业,校企协同育人,为企业精准服务,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质量都很高。
学院主动与行业接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中国联通邢台分公司、河北华讯、晶澳太阳能、纳克诺尔、旭阳焦化、中邮通、上海音达、河北博远、河北天达晶阳半导体公司等18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新河县教育局、临城县教育局、邢台市二中、十中等教学单位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师生进企业、进中学,使学生实践能力跨越式提高。
物电学院有优雅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严格的制度,在这里教师发展,学生成才。
2021年两位年轻博士赵素梅和张亚然一举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年来,我院教师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0余篇;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省级项目40余项,获得省自然科学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完成省级教改项目8项,校级教改项目4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校级教学创新大赛和其他优秀教学奖28项。有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门,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门。多人被聘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学术委员,多人被授予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最美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市管专家、省三三三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我院被授予“河北省高校双创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程能力综合训练竞赛、互联网+大赛、国际iCAN创新大赛等竞赛项目,获奖33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4项,省级奖励233项。编著创新实践专著3部,实践教材2部,自制实验设备6类。
学生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近三年组织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社会实践、热点调研、志愿服务、扶贫扶智、科技创作、学术研讨、天文科普等活动近百场,参与学生达2500人次。省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委、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纷至沓来。
进入新时代,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学院积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的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学校的转型发展,以新师范建设和应用转型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为方向,坚持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在办好做强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正在积极争取研究生教育,不忘初心,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上阔步前进。
 
                                                                                                                                                               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 0319-3650902
                                                                                                                                                                  学生管理办公室 0319-3650266